目前分類:電影紀實 (7)
- Sep 11 Wed 2013 01:53
懷念的,總是已散逸──《總舖師》說與未說者
- Jul 20 Sat 2013 22:30
他以身體召喚了世界──李小龍逝世四十周年
還記得那是燥熱的周末,剛從小學畢業的我正忙著大清早背英文字母,以及演練國中數學題,可這時街頭巷議傳來「李小龍暴斃於女星丁珮床上」的驚人噩耗。怎可能?他可是偉大的武打英雄,最讓人目不轉睛的時代巨星,何況當時他才卅二歲精壯之年,怎會如流星般瞬眼成空呢?
當然,這不會只有我這準國中生會困惑、迷離、扼腕,當日所有人都圍著報紙爭相閱覽相關的報導,至於事件發生地的香港,彼時是如何的驚天動地、人心失所,光用想像就可連接那撕心裂肺的場景。港台之外,整個海外華人地乃至美國好萊塢都如受雷殛。因為消逝的不止一人,還是一整個文化意象的驟然停擺,那是英雄隻手打造的新世界,旁人是不可能瓜代替補。
- Nov 24 Thu 2011 00:02
熱度才是存在的本質
- Sep 20 Tue 2011 03:47
驀然想起吳鳳
- Nov 20 Thu 2008 04:23
《一八九五》未曾落幕
從《海角七號》的《快樂頌》組曲,到有著《安魂曲》調性的《一八九五‧乙未》上演;兩片都同時面臨了棘手的「日本問題」。若從傳統仇日反日立場來看,必然會質疑、醜詆兩片藕斷絲連的日本情結。即使單從電影美學來討論,兩片在處理「日本問題」時確實還不夠深邃細膩。
- Sep 11 Thu 2008 03:23
就是要《海角七號》!
當票房飆破四千萬,傳播神效可能蔚為全民運動後,此刻再來談《海角七號》似乎有些狗尾續貂!不過,《海角七號》開始上映的八月底、九月初,正是全民飽受兵敗北京奧運、扁家貪婪風波愈演愈烈,以及九流政權軟弱無能,憤怒羞辱壓得台灣人彷如置身煉獄的時候,可以捎來歡笑的《海角七號》,自然如紓旱甘泉,人人爭相走告了。
- May 21 Sat 2005 23:02
異教之光猶勝「正教」之火
九○年代蘇聯解體,又適逢越戰創口已然癒合;於是好萊塢重拾起對歷史古裝大戲的興趣,借助於電腦科技的鬼斧神工,於是,千軍萬馬、戰火四射的龐大景象不再成為難題(雖然,那是非常耗錢的東西)。同時,更因後現代意識、後殖民、文化史、性別意識……的抬頭,讓諸多好萊塢的編導大師們紛引入鏡,玩得不亦樂乎!《神鬼戰士》《特洛伊》《亞瑟王》《亞歷山大帝》,到近日仍在上演的《王者天下》都是新世紀氛圍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