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八方之旅 (3)
- Sep 05 Tue 2017 04:01
迷魅的兩都賦──京都與伊斯坦堡
- Dec 09 Fri 2011 04:14
走訪複合味深濃的伊斯坦堡
初夏,我去了趟伊斯坦堡。那並非深思熟慮、精心規畫的一趟旅程,祇因有種召喚,催促我儘早完成是項旅程不可。所見所思著實不少,然,半年下來始終沒提筆書寫分毫伊斯坦堡的任一面貌,終屬有愧。於是,以《歷史學家》這一小說為起點,再凝視帕慕克的《伊斯坦堡》,先行勾勒這座曾是風華帝都,而今略顯蒼茫的一絲變化,以及它在東/西、伊斯蘭/基督教、傳統/現代的夾縫中,如何自處的模式。本文發表於《文訊》314期(2011年12月號)。



初夏時節,經多次的轉機、待機,終抵達土耳其的舊都伊斯坦堡。彼時從台北前往伊斯坦堡歷廿多個小時;不久之後,搭船由歐洲前往亞洲,費時卻不過廿多分鐘。祇因隔著博斯普魯斯海峽,伊斯坦堡的轄地就分屬歐亞,於是由卡巴塔斯(Kabataç)前往于斯屈達爾(Üsküdar),這等跨洲移位早被嵌入日常生活中,土國人士習以為常,對我等卻是終生難得的體驗。
- May 06 Sat 2006 23:49
萬里京都,單車輕騎
春櫻召喚,於是四月初再度揹起行囊,第三度前往京都是也!第三度?對不少老鳥旅人而言,這根本是小兒科。有人視京都為後花園,春櫻秋楓冬雪按時報到;或者洛中、洛東、洛西、洛南、洛北四處飄遊,來去一、二十回,並不稀罕。若說京都是驚世佳人,眾人當然都想獲其青睞,關於千年古都的言說遂不脛而走。拾其絲巾者,奮力張揚,彷若雀屏中選之良婿;窺其閨室,捕風捉影者,也大剌剌以八卦口吻述說佳人身段;偶瞥佳人回眸者,心中情愫頓生,喃喃自語並不意外;自謂曾與佳人偶語者,也生靈活現地描驀佳人的鶯語輕聲;至若拓其足印妄說天地、憑一髮絲幻為愛之信物者……普天之下,大概不勝其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