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滿朝高官盡博士、校長,可政績沒有更好,官箴也沒更佳;近日,台南成功大學爆發因「南榕」廣場命名的爭議,校方高層的惡霸、顢頇,也讓人看不出所謂高等讀書人優於常人之處何在?其實,這社會還是有不卑不亢的讀書人存在,社會學者葉啟政就是其中一位。去年十月他出版其自傳,談學思和知識報國之種種,頗能振聾發聵,於虛無是尚的今日,觀他的夫子自道是挺有益的。

近來,台南成功大學因「南榕」廣場命名問題引發了軒然大波。對應學生們的積極、真誠,校方的寡頭、顢頇,當真讓人看出台灣最需要民主再教育的反倒是留戀黨國幽靈的教師群。當「仗義半從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的慨言充塞於此間天空,夙昔讀書人的典型,卻依舊有之,那就是執教台大社會系凡三十年,而今任教於世新大學社會心學系的葉啟政教授,去年十月底問世的《彳亍躓頓七十年──恰似末代士的一生》(遠流,二○一三),正是他以感性轉動理性之路,兼具個己生命與時代幽光的精采自傳。

在台灣社會學界向有「北葉(啟政)南高(承恕)」的雙俠讚譽,可這雙俠名號可非憑空飛來,尤其北葉是在榛莽荊棘地踏實耘耨,土壤、天候是否合意都未可知,還得不時提防政治蝗蟲的肆虐,如此數十年方有馨香芳果的初萌。一切總緣於偶然,但偶然的叉路又寄寓了某種必然路徑。

話說葉教授成長於新竹富豪之家,歷二二八、白色恐怖,又逢家道中落,台灣人曾有的苦悶記憶皆有之;可他絕不願無奈受命運擺弄,更不可能視其為理所當然,凡此印記於其日後學思之路始終作為不移軸心:既不願曲學阿世,也不甘於祇是移植西方學風。前者讓他終身厭棄黨國體制,一方面招來體制惡魔纏繞,另方面也促使他熱切投入《思與言》、《中國論壇》乃至澄社活動,更而聲援野百合、獨台會,書生報國之志急切可感。

但因有後者的懷抱,所以葉教授不願捨學投政,為擺脫台灣社會科學界既有的「現代化」派流弊,他殫精竭慮於學思的本土化(非狹隘的政治口號),因而從《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與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論述對話》到《象徵交換與正負情愫交融──一項後現代現象的透析》、《深邃思想繫鏈的歷史跳躍──霍布斯、尼采到佛洛伊德以及大眾的反叛》,看似望之儼然的學術高門,實則對斯土斯民的曲徑指南。

就因為胸中有不移信念,所以既不會淪為黨國蠕蛆,也不致暴走變成撲火飛蛾,這樣的讀書人雖不必引為唯一典範,卻昭告虛無是尚的眾人,理想的燭光再怎麼微弱、路再怎麼踉蹌顛簸,還是有人從幽谷傳跫音,這跫音就足以讓眾牛鬼蛇神羞愧至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dam6156 的頭像
    adam6156

    山農木屋

    adam615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