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品問題愈滾愈大,無良商人矇騙賺黑心錢、主管單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行政院長說他家用的是進口油,於是無助的消費者全然不知如何是好。更可惡的是,最該出面安撫心人的最高權力者,心中想的卻是權力鬥爭,只想著「總統兼黨主席」的免死金牌必須緊握在手。如此昏君,自然讓人們對政府公部門的信任降到冰點,且還不知伊於胡底。
不知是巧合或必然,出了大紕漏的大統、富味鄉、頂新、福懋等大廠都和彰化、台中有地緣關係,這就讓人憶及三十年前米糠油引發多氯聯苯中毒事件的往事,當時的禍首就是彰化油脂公司。三年前,媒體工作者陳昭如在紀錄片導演蔡崇隆執導的《油症─與毒共存》之後,採訪了多位受害人,最後匯整為《被遺忘的1979》一書(同喜文化,二○一○年),恰可讓我們溫故知新。
陳昭如以新聞紀實筆法娓娓道出惠明學校的師生集體皮膚病變,其後附近鄉鎮也陸續產生相同症狀,經送日本化驗證實檢體內含有多氯聯苯,接著查出禍源是彰化油脂。然後就是漫長的訴訟追究、官方卸責,而病痛不但沒消失,還延伸到下一代,讓人怵目驚心。由於當年多氯聯苯受害者遍及中部幾個縣市,整個台灣也跟著騷動不已,其後消基會、《國家賠償法》的誕生都與此息息相關。
看著陳昭如細縷事件過程並讓受害人發聲,相信眾人皆會冷汗直流,只因她談的不僅於是歷史事件,當下的油品問題何其相似!如今黑心商人為賺取暴利,混合油的使用已是業者潛規則,而相關的衛生檢驗單位,或因人力不足,或者原本就只是虛應故事,導致GMP成了最反諷的字眼。而昔日多氯聯苯事件,日本早有前例,台灣卻未絲毫警惕,等到事情發生就裝傻裝無辜,還不想徹底根絕弊端,所以多氯聯苯事件之後三十年再爆油品醜聞,且這不會是最後一次。
若問官員可否有同理心?有無弊絕風清的決心?答案絕對是否定的。看看多氯聯苯受害者主要是弱勢、偏鄉居民,而高官巨賈住豪宅、吃進口食材,截然不同的世界如何同理心?過去如此,現在亦然;再問,受害者始終不絕,而肇禍者有否受到嚴懲?官員可有受到應有的處分呢?從多氯聯苯前例來看,別抱太大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