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n 15 Wed 2005 17:32
誰人不會想起故鄉──《無米樂》後記
- Jun 13 Mon 2005 22:12
舊瓶新酒愈感香醇──淺言《米糖相剋》
此文原載於《新新聞》周報898期(2004年5月20日~5月26日)【說書】專欄,原題〈舊瓶新酒的新本土論述〉。「米糖相剋」原是發軔自新渡戶稻造、矢內原忠雄、川野重任,乃至戰後張漢裕、涂照彥、劉進慶等重量級農經學者,關心備至的課題。且不僅於學術旨趣,更和台灣經濟社會的脈動相連屬。柯志明的用心不在於炒冷飯,而是藉著舊課題的深探,企圖找出台灣史新的關注範例。只是迄今除引發有識的經濟學者與歷史學者作出回應外,社會學界仍顯空寂。
- Jun 11 Sat 2005 00:12
黑道不唱輓歌,魅影處處聞
該是王育誠自編自導的「腳尾飯模擬劇」,如今卻搞到沸沸揚揚、人皆曰可殺的地步。王育誠自作自受,本不值得同情;可是當媒體祭起「正義」大纛,刀槍巨砲一齊瞄向王育誠時,其偽善、共犯的姿態,卻令人更噁!
- Jun 08 Wed 2005 04:50
愛憎分明、波濤壯闊的台灣家族
此文原載於《新新聞》周報879期(2004年1月8日~1月13日)【說書】專欄,原題〈愛拚才會贏的台灣家族〉,講述的是霧峰林家在台灣近兩百年的興衰榮辱史。縱論台灣史上的豪門巨族,意不在搞偶像崇拜,而在於縷述這些豪門世家作為開拓先鋒,它的樣貌演化正是台灣史的縮影,霧峰林家相對於其它的豪門大族,更是不可瓜代的夙昔典範。追索過往,我們才可能得知未來的軌跡。
- Jun 07 Tue 2005 02:54
人間正道不孤峰──略談印順導師
- Jun 04 Sat 2005 23:23
歷史的傷口,何時憶起?
- May 29 Sun 2005 00:56
百年史事的庶民物語──縱談日俄戰爭
- May 28 Sat 2005 03:28
明天的氣力替你拵便便,福氣嗎?
- May 28 Sat 2005 00:01
憂鬱的尼布龍根之歌──談陳映真
- May 28 Sat 2005 00:01
憂鬱的尼布龍根之歌──談陳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