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968年5月.jpg
一九六八,似乎已變成一個專有名詞,成為指引一代代熱血青年、革命志士的北辰亮星。這一年從年初到年末,於各地爆發的事件不但震撼全球,餘波迄今仍覺動力十足。在近代史上,能和一九六八相評比的年分,大概只有一八四八年。不過,一八四八的影響僅侷於歐洲,不似一九六八是全球化的風潮!

今年是一九六八風潮四十周年,然而最具歷史紀念意味的五月,全球人民正為原油飆漲的經濟問題而怒吼不已,六八爭議暫被擱置中。當然,擱置不代表熱血、革命諸元素已隨風而逝。本文原刊於二○○一年十二月一曰的《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今貼於此供大家批判指教。四十周年新思惟種種,盼短期內可以再談!
過去,世代似乎以三十年為一周期,規律、循環、僵凝如一部不斷反覆放送的老留聲機,至多上演屠格涅夫筆下的《父與子》劇情而已;然而,八○年代後期迄今的世代概念則隨著聲光影像的飆擲,由等差級數衍變成等比速度,十年、五年、三年……,世代間距如此毫細,劃分還有啥意義?
其實三十年也好,三、五年的間距也罷,都祇是生物自然屬性的反映。而歷史還有另一種世代呈現的方式,那就是革命──而且是具有強烈擴散感染力的大革命。如果沿用孔恩(Thomas Kuhn)的說法,生物性的世代交替就祇是「常規」的延續,而大革命則導致「典範」(paradigm)──世界觀、認同感的全盤更易。

就近代西方文明史的發展而言,明確意義的世代交替源頭並不在一七八九年的法國大革命,反而是工業革命之後,布爾喬亞、普羅階級已然成形互動的一八四八革命運動,才有典型夙昔的指標作用。當時的狂飆青年馬克思、恩格斯,藉由《共產黨宣言》把「全世界的無產者,聯合起來!」的世代吶喊播散出去,即時到了廿一世紀,這樣的獅子吼依舊生猛有力。一八四八年的大革命,波瀾壯闊的湧浪底層卻是紋風未動,反動勢力的反撲就成為它悲愴的歷史註記。但無論如何,十九世紀的四八世代是夠嗆夠辣的了。

百年後的滾燙大地,另一場規模更宏偉、觸及面更為深遠的革命行動如平地起風雷,浪漫的跫音三十餘年不絕於耳,那就是自西徂東、鋪天蓋地而來的六○年代大風暴。出於歷史的偶然,一九六八年因為聚焦而成為憤怒青年全面挺進的象徵年代,六八世代之名遂不脛而走。似乎廿世紀後半葉的歷史,絕大多數是在為這世代作註記,或是由這世代進行新的詮釋而已。

六八年從年初到年終的系列聳動聽聞,於今觀之都顯懾人魂魄,何況當時:

槍殺越共.jpg
──元月底,北越軍頭武元甲發動迅雷不及掩耳的「春節攻勢」,這是美軍由順轉逆的關鍵戰役,並因而點燃美國境內的反戰風潮。

──三月底,詹森總統宣布不再競選連任,全美震撼。

──四月,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遇刺身亡;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爆發建校以來最嚴重的騷亂,全美各大學的反戰浪潮此起彼落。

──五月,巴黎大學生掀起全面的抗爭行動,戴高樂的第五共和差點為之癱瘓瓦解。

──六月,美國司法部長羅伯特‧甘迺迪遇刺身亡,象徵民主黨老自由派的式微;日本東京大學學生佔領東大象徵的安田講堂,其後「全共鬥」如火如荼展開。

──八月,蘇聯及華沙公約部隊入侵捷克首都布拉格,「布拉格之春」戛然中止;大西洋彼岸的美國,則爆發芝加哥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的大騒動。

──十月,中共中央正式通過「關於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罪行的審查報告」,開除劉少奇黨籍,文化大革命逐漸臻於沸點。

──十二月,美國太空船阿波羅八號完成首度繞月球飛行壯舉。

A Tale of Two Utopias.jpg
手頭有本書叫《一個雙烏托邦的故事》(A Tale of Two Utopia,或許可以譯為「一個故事,雙烏托邦各自表述」),談的正是一九六八世代的政治旅程。作者柏曼(Paul Berman)羅列了四大論述範疇──六○年代的激進學運、同性戀解放運動、東歐以哈維爾為前導的民主運動、站在六八世代對立面的「歷史終結」說。空間涵括了東西歐、北美,時間則從六八綿延到八九年,可謂「上窮碧落下黃泉」。作者實際上是要透過六八世代的歷史辯證──始於激進,終於民主,既讓激進和民主兩種烏托邦理念得以還原到歷史脈絡,骨子裡是要擘思自由精神的復甦之道。

就我個人所感,六八世代的故事似乎有些情溢乎辭,但激進/民主雙烏托邦軸線或平行或交錯,從彼時迤邐至今,在政治、經濟、文化及各類型的認同運動上發揮多元互動作用。表面上看是自由主義式微,激進主義紊亂了世道。實際上六八的世代交替,不止於反父權、反日愈僵化的資本主義體制,更是藉由汰除陳腐的舊自由主義,讓正義、公平等準則匯入自由主義洪流,這才讓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得以再生,如斯的準則在九一一之後更是彌足珍貴。

六八世代是風吹草動放牛羊的純真歲月,它的出現有其特殊時空,所以後世無法繼續複製繁衍──淺薄自閉的台灣連宮廟之美都未得見。但激進/民主所刻鏤的典範轉移極為清晰普化,所以讓人心嚮往之而不悔。它的傳奇不該祇是追憶什麼浪漫豪雄,而是激情/理智、草根/科層、秩序/解放等質素的辯證,精巧構佈了最人性的劇場空間,人人得以參與並反芻(思)其中,這才是我們最渴望的六八精神所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dam615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